作者 / 王依琪(健康與護理教師)
在教授第六章「擁抱青春,擁抱愛」其中一單元「為愛做決定時」時,我運用了中學全面性教學指引手冊其中「如何因應非預期懷孕」來輔助教學。
原課本只有 p.221-222 帶學生認識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,和概要說明中止懷孕和繼續懷孕的簡要說明。選擇了莊淑靜老師設計的「非預期懷孕之闖關挑戰」結合課本p221的情況題來進行課程。

學生們從抽到的挑戰地圖來思考其決策,鼓勵學生從設定的「生」或「不生」來換位思考面,並跟組員討論分配到的任務卡路線的考驗該如何解決?可能遇到哪些困境?改和誰討論?有哪些資源可以幫助?


學生們從討論過程中認識了「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要點」及「優生保健法」還有關於撫養和出養的法律常識,這是他們從前沒有接觸過的。和同學和師長的互動過程中發現:家庭關係的親密程度和經濟狀況會影響學生實際做決策的方向。



在經過地圖任務卡ㄧ系列的小組討論、上台發表後,請每個學生依照其設定畫出決策心智圖(參考手冊 p.191 概念圖),統整活動做這一單元的學習單,也鼓勵從梳理脈絡過程中建立情意與思考未來的因應方法。

帶學生分組討論,一組 6-8 個孩子能從生活中、他人經驗事件、課本、網路資料來找到任務卡題目的正確答案!觀察學生討論任務的過程可以了解現在青少年的價值觀,聽到很多學生真實的想法,這是過往教授過程中沒有過的收穫。

最後特別觀察到~不管地圖走的是那個結果面相,學生對性的態度都是要做好安全措施、做好避孕、會更謹慎看待性行為,過程中就自然延伸出學生的情意層面,很開心學生們不是在恐嚇式的教學下建立。最後總結課程和解答正確答案時,學生們回饋頭一次上非預期懷孕用這種模式,很有趣也學到很多!也有學生說終於有大人肯跟他們說「很重要但沒有人跟他們好好說的事」。